位置就在京都市中心,距離京都車站坐公車十幾分鐘的西本願寺,和從京都車站走路就可以到的東本願寺,是日本佛教同一宗派因分家而興建的兩座大型佛寺,同樣都是世界文化遺產,且參觀都不收門票。這回我參觀的行程,就是要近距離一窺西本願寺和大部分正在修復中的東本願寺的秘密。
而我確實也發現了它們的秘密。
首先還是一樣,搭公車到附近下車。由下圖可以看到,西本願寺的位置頗為方便,京都車站附近的梅小路公園走路也可以到。
接下來沿著堀川通走,就到了西本願寺的御影門
占地相當寬廣的西本願寺,參觀可以花上一小時
西本願寺的建築,主要以御影堂和阿彌陀堂兩座巨大的主體為中心,內部面積大到可以舉行千人等級的大型法會,論大小絕不會輸給歐洲的大教堂。
一進御影門,出現在眼前的就是莊嚴的御影堂。
挑高數層樓的御影堂,以灰色屋瓦和黑色樑柱構成,樑柱組合的方式跟前面介紹的六角堂一樣複雜但帶有美感。
而這兩棟建築的秘密之一,就是它們屋簷下的簷廊。由黑色木材搭建的走廊,乍看之下只是古蹟的一部分沒什麼特別,但是脫掉鞋子走上去後卻可發現,晴空萬里的天氣下,吸收掉大部分光線的簷廊會讓人有一種莫名的冷冽感。
看了這張的光線對比,大家應該知道我說的意思了吧
接著經過厚重的木門和充滿神祕感的簷廊,去參觀阿彌陀堂
內部正好舉行誦經儀式的阿彌陀堂。佛堂的內殿最內側是供奉的佛像以及排列的供品,接著是法師們誦經時的座位,再來是欄杆和內部禁止攝影的牌子。欄杆之外,占據佛堂大部分空間的,則是純黑色天花板的昏黃燈光下,略為呈現對比的米黃色榻榻米。誦經時日本人的虔誠,加上沉重地迴響著的誦經聲,使得非佛教徒的外國人們參觀完內殿離開時,都自然而然地把腳步放到最輕,甚至有人還恭敬地倒退著走出門外,小心地關上門。
一般我們一想到誦經,腦中都會出現儀式時現場一片混亂,思緒被誦經聲完全干擾的場景。如果是親友過世的誦經的話,傷心之餘還得忍著混亂和干擾,在師傅的強迫和人情的強大壓力之下,繼續跟著師父念經。
但體驗完西本願寺的誦經儀式,我必須很誠實的說,我一點也沒有上述混亂和干擾的感覺。
回到簷廊下
仔細看的話,簷廊下的吊燈還有有趣的裝飾LOL
阿彌陀堂和御影堂的內殿除了廣大的榻榻米空間之外,還有可以免費借閱的佛經
對台灣人來說這些字算簡單,不過要學日文的話,這可以當作罕用漢字讀本了LOL
這是鞋子脫掉後裝鞋子用塑膠袋的回收箱
阿彌陀堂旁邊有接待會館和遊客中心,裡面有西本願寺支援311大地震時受損佛寺的活動照片
不過如果只是要休息的話,這裡比較好
休息完,找個角度看御影堂和阿彌陀堂的全景
接下來,往御影堂的旁邊走,就是被柵欄圍起來,京都三閣之一的飛雲閣。
看得比較清楚的,則是這座千年鐘樓
再往內走,還可以參觀一下西本願寺的書院(圖書館)和旁邊的庭園,還有僧侶們的廚房
PS.這裡好像明治天皇有來住過的樣子(下面的石碑)
還有很華麗的唐門
以及西本願寺附設...幼稚園!!不但有溜滑梯和娃娃車,建築還長得很像西本願寺XDDD
西本願寺看來是參觀完畢了,不過離開大門過馬路後…
就可以到西本願寺的另一棟建築,就是本願寺傳道院,根據解說是信徒保險公司(西本願寺生意也做太大了吧...)的辦公室,是日本第一棟"東西合璧"的建築。
不過大概是當時日本人剛接觸西方文化,又太想融合兩種風格,結果不但屋頂變成印度式,門口威武的石獅子也被做成了東西皆不像的....數碼寶貝
....而且還是Q版的
那麼,我們前往東本願寺吧
首先由於這裡離車站很近,所以去東本願寺前,還可以順便去一下車站前的Yodobashi 晃一下 (喂)
離題了,現在就來參觀一下還在施工的東本願寺。
由於施工的關係,我還得問當地人才找得到大門,而且好像還不小心問到一個要去參加面試,下午時段穿著西裝等公車的畢業生…但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上班族出來洽公就是了
(註:當時是四月,是日本畢業生就職活動的高峰期)
進了施工中的大門,可以看到同樣占地廣大,且屋頂還分成兩層的東本願寺御影堂
現在施工修復中,要2015年才會完工的則是旁邊的東本願寺阿彌陀堂
話說參觀到一半時,我還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
就是來參拜的信眾婆婆媽媽們,很熱心地在幫忙打掃東本願寺LOL
還有人看到到處都有人負責打掃了,擔心自己會變成閒人,趕快拿抹布去旁邊占一塊地板來擦LOL
所以今天的結論就是,在市中心擁有這樣巨大而莊嚴的古老寺院,還免費開放讓大家參觀,京都真的是個好地方,希望大家也可以來感受一下古都真正的魅力還有擦地板的辛苦。
後記:本來我也想幫忙擦的,不過她們看起來都是互相認識的信眾,而且一個老外突然跑去別人的世界文化遺產幫忙擦地板,怎麼想都覺得會變成怪咖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