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要介紹的,是位於京都西北邊山上的龍安寺以及仁和寺。
要前往這兩座世界文化遺產(以及鄰近的金閣寺)的方式,除了搭公車或計程車之外可能沒有其他的方法了。
公車路線則如下:龍安寺:59。仁和寺:10,26,59
金閣寺道:12,59,101,102,204,205。金閣寺:12,59
經過曲折的山路後,首先來到龍安寺。可能是由於山路的挑戰性加上寺院的魅力,這裡會出現重機車隊,由此也看得出來這裡有一點偏僻,不過對遊客來說感覺沒什麼影響就是了LOL。
首先進入龍安寺,準備一窺方丈庭園的真面目
進入之後可以感受到一股很明顯的涼意,脫下鞋子進入石庭後更是如此
經過充滿涼意的石庭,眼前突然一片亮白,心裡也為之一震。
這就是方丈庭園。
一片白色的石礫上,畫著仿自然氣息流動而畫的紋路,遇到突出的石頭時則從旁繞過,好像真的會流動一樣。
據說英國女王訪問日本時,曾經指名一定要來此一遊,看完方丈庭園之後讚不絕口,也使得這裡成為世界各地認為,最能代表日本文化中"禪"的觀念的地方。
來這裡參觀一定要做的,就是坐在庭園旁邊的台階上,仔細觀察庭園,看你能不能找到心中一絲的平靜。
參觀完庭園繞到後面
有一座叫做蹲踞的泉水
這座泉水的出水口,流量似乎故意被設計得很小,就像日式庭園中常見的水流造景一樣,旁邊為外國朋友導覽的日本人說,它的含意是"只取自己所需",也就是知足,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很有用的觀念。
接著經過奇花異草的庭園
來到鏡容池
接著,短暫但充滿禪意和知足的停留就結束了
接著是仁和寺。
仁和寺是日本皇室許多成員出家的地方,也被稱為御室仁和寺,寺內種植的一大片櫻花則被稱為御室櫻。
首先經過古色古香的二王門,進入寺內
至於為什麼會有許多皇室成員選擇出家,我想最合理的解釋可能只有一個:政治因素。由於日本長期處於軍閥割據,以武力決定一切的時代,被幕府大將軍挾持來號令天下的皇室如果想避嫌或宣示不參與政務,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出家。
而這就是知名的御室櫻,等待著明年的開放
稍微休息之後,繼續前進
就到了仁和寺五重塔!!
京都的三座五重塔中,仁和寺是不需門票即可靠近參觀的。很久以前看雜誌介紹過,日本的五重塔因為有貫穿整座塔直通地基的柱子,加上建築本身有一定的彈性,因此可以有效應付地震,才能作為佛寺的象徵,存在數百年不墜。
接著走過九所明神本殿
和當作經文圖書館的經藏
來到知名的金堂,據說它還留有很多宮殿建築(因為皇室的關係)的特徵
至於御影堂和觀音堂,則很不幸的還要維修很久...
那個下乘大概是叫人在此下(馬)車的意思吧?
旁邊有座不知名的紅色建物
仁和寺大概是我看過的所有京都文化遺產中,最能感覺到歲月痕跡的了(當然不是說保養不力啦)。希望下次有機會,可以親眼目睹有名的御室櫻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